上海

原本打算多放四天,將聖誕及新年合併成長假期,好好休息一下。可惜因為工作關係好夢成空。只得三天的聖誕假期,還真拿不定主意能到那裡去走走。

除了那些叫我索性不要外出的朋友外,大部分意見都是說三天只能去台灣吧。雖然三天能去的地方真的不多,但我剛剛才從台灣回來,可還沒有打算連續出走台灣兩次。又不想過一個流著汗的聖誕,中南亞國家自然亦被剔除。

結果我選擇了到上海渡過這三天。

上次來上海已經是六年前的事了,感覺上海的改變並不是太過面目全非,以前到過的地方,今天還是老樣子。

這幾天都很冷,中午有陽光的時候還好一點,下午四時左右太陽開始下山,溫度便即時下降,至少自身感覺如此。整天一兩度的氣溫,就連伸出手來拍照也會弄得右手重傷。

六年前沒有試坐磁浮列車,今次不會錯過了。單票 50 元,用交通咭更只 40 元,價錢尚算合理。最高時速可達 400 多公哩,可惜我乘車的時間已過了早上十一時,列車只會以 300 公哩時速行走。可是車廂殘舊,沒有乘坐特別列車的感覺。

原本 40 分鐘的路程十多分鐘便完成,只不過如果住的酒店並非座落在磁浮列車站的話,轉乘加上候車,其實跟老老實實乘坐鐵路所需的時間差不多一樣。

大約於一時完成酒店 check-in 手續,先到附近的《靜安寺》看看。它坐落在大型百貨公司旁,門外及寺邊的店舖都是些統一化相同格局供遊客購物的商店。我看見此等形勢,十分鐘便完成觀光任務,向七寶老街出發。

七寶老街當然也是一個景點化了地方,幸好外圍不遠的民居還未被污染掉,仍很原汁原味。

在這裡吃了幾檔小吃,牛雜湯很鮮,因為味精放得超多,松子餅還可以,各種年糕卻未能盡嘗,臭豆腐的味道很多都不大對勁。《龍袍蟹黃湯包》算很不錯了,但最大的收獲卻是他們的紫菜貢丸湯,真是地凍天寒下的珍品。

傍晚到徐家匯去,先看看天主教堂,再逛電子用品商場,人多得要命。

晚飯到了《上海老站》。《上海老站》據說前身是個火車站,店主更買了幾個車廂將之改裝招待客人。環境是不錯的,食物也可以,價錢比想像平宜得多。

最後到外灘,在極端低溫中拍照數張,已經超越人類極限,忽忽便跳上計程車趕回酒店洗個高溫的澡。

第二天先到南京路步行街吃些早點。行經一間叫《德興館》的老字號,便進去一試,上海人的服務態度差已經舉世皆知,這裡既然自稱百年老號,自需把傳統發揮得淋漓盡致。可惜顧得了左顧不了右,食品質素奇差。反而在街頭買的小食不錯,特別是那杯熱騰騰的湯,算是給破碎心靈一點點補償。

路經人民公園到《上海城市規劃館》、《上海博物館》和《上海美術館》時,看到有很多人聚集在一處,他們多是老人家,手中都拿著一張過了膠又寫滿了字的 A4 紙,連周圍的樹上草叢也掛著很多,看來像是待聘似的。走近一看,卻原來是在徵婚!徵婚的當然不是他們本人。他們是為子女徵的。

上網查看一下,原來這個「人民公園相親角」由來已久。上海發展得早,「三高」女性也比較多,父母擔心,四出找媒,慢慢變得系統化,也催生了以此為生的專業媒人。據報現在登記男的免費,女性卻需繳交 90 元,原因是優秀的男孩子太少,但優秀的女孩子愈來愈多之故。

跟著到豫園看看,反正旅遊區到處一樣,既然不會到海上樓飲茶,隨便逛過便是,當對景點收集有個交代。

反而是《田子坊》,幾條小街窄巷聚集了各種文化藝術手工藝,感覺很好,只是星期日假期人比較多,第二天再回去時便舒服得多了。

最後這天也去了一個叫《1933 老場坊》的地方,以前是宰牛的屠房,現轉型手工藝跟飲食集中地,不過空置單位仍很多,看來還需要些時間。

在《老場坊》附近終於吃了些地道的食物,價錢平宜又好吃。感受一個城市,還是覺得要到當地人日常會去的地方才是道理。

最後再到《瑞金賓館》看看,便到了時間到酒店取行李回家去。

三天,轉眼便過了。

Delegation

管理學上,Delegation 乃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管理技能。

一個人不論能力、效率有多高,所能做到的都有限。所以必須分工,把一部分的工作分派給別人代勞。

好的 delegation 能令整個團隊的工作更有效率,也能讓員工成長獨當一面,使上司可以做回他該做的工作。

在分派的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是別人工作的效率質素未達自己的要求。

分派了的工作,別人用了兩小時,回來還得發回修改錯處。

本來這是訓練的一部分,但如果要趕限期,倒不如自己做,十五分鐘完成,不用老是有留著尾巴。

但老是幫人做也不是辦法,本來自己該做的反而誤點了。

管理學裡有說分派工作需要達到 S.M.A.R.T. 的標準,即是:

Specific

Measurable

Agreed

Realistic

Timebound

在我的工作種類來說,一般指示都十分 Specific 及 Measurable 的了。這些指示,當然大部分都是 Agreed 的,儘管有時是在不十分情願的情況下同意的。Timebound 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Realistic 呢,可是最難掌握的了。

多少是多?多久是慢?多少錯處才不可接受?給多少時間讓他們學習才合理?

要求過份自然不成,但太寵他們的話除了辛苦了自已,也令他們無法真正成長。況且你幫他們做了,他們是否領情也說不定。

工作能力不同,性格要求目標也人人有異,什麼才是 Realistic 的分派,自也難有定論。

薪高、安穩、福利好

現在的經濟到底是好還是差,其實我已說不上來。

樓市比 1997 時還要瘋狂,那時候山頂的真正豪宅 20,000 多元一平方尺,市場已感到難以接受;今天,平民區油麻地海旁的「假豪宅」,也可以賣 70,000 元一平方尺!

至於股市,仍然令人瘋狂。雖未回到 32,000 點高位,但從市底 10,000 回升到今天的 23,000 點,也已經超過一倍了。

可是同時,我們又不停的聽到社會的失業問題。因為基層的抗議聲音愈來愈大,近日政府終於妥協,推行了最低工資的立法工作。

如果市道真的好的話,應該不會有這麼多人要求最低工資吧。反正工搶人,最低工資豈不是多餘。

政府近日展開助理文書主任的招聘,因為申請資格只需中學會考五科及格,起薪點卻有月薪 10,250 元,頂薪點更達 20,950 元。若晉升至高級文書主任的話,頂薪點更達 36,945 元。

人力資源市場一般估計申請必定踴躍,因為現時私人市場相類似的文職職位,月薪只有 5,000 至 7,000 多元。

文書主任,其實便是文員,又或者甚至是辦公室助理,月薪 5,000 確實偏低,7,000 – 8,000 卻十分合理,政府以萬多元去招請有關職位,著實有點偏高;頂薪超過二萬,升一級更可達三萬六,以一個文員來說,是高得過了份。

十多二十年前,如果朋友間有人說要考工務員,通常都會被罵沒出息。只要有點上進心的,都應該「走出來」拚一拚。結果政府便需以「薪高、安穩、福利好」來吸引人才。

但今時今日,找到一份政府工作,朋友親人間的反應正面得多了。以少你不會突然被裁員掉。

但當政府用超高工資聘請時,請緊記那是我們在外面打拼來交給你的稅收。這些錢,不是給你做闊佬,來津貼工務員的。

學生新聞

這個星期有數宗與學生有關的新聞。

最「吸引」的自然是那名讀中二的軒哥。軒哥為博紅顏一笑,在學校大派現金四萬大元,另加八部 iPhone (也不知是 iPhone 3 還是 4),代價只是叫他一聲軒哥。拿了錢的,轉身大概都會再免費多送他一聲傻仔。

至於軒哥心儀的對象有否被他的豪氣感動了,新聞沒報導,大家便不得而知了。

有人說何不將錢直接花在取悅那女同學身上,這就是軒哥之為「哥」的原因了。需知直接送禮,是你去求她,萬一挾重金而仍失手,實乃雙重羞辱。現在可不同,吸引到她的話軒哥自會跟進,就算是做媚眼給瞎子看,頂多白花了金錢,面子卻無虞;一不小心失一橙而得數柑,這筆帳化算得多。

軒哥事件引起很多社會聲音,認為年青一代的價值觀已被嚴重扭曲。

其實扭曲的又豈只年青一代。

另一新聞報導說,有一名在李國寶中學就讀中四的學生,因家境貧窮而遭教師歧視,上課時被老師侮辱「你爸爸沒有工作嗎?」而當他以貧窮題材作文章時,又被教師奚落「你用第一身去寫,試寫自己到底有多窮。」

他可能常常問自己,為什麼我沒有一個富爸爸,只有窮爸爸?我猜想,如果這位同學突然擁有四萬元,有可能,他也會用之來出一口烏氣。

對家人的苦況,可能從未有機會認真地去了解過,更不要說體諒支持了。當周遭的人都是拿著同一把尺時,要求一個中學生看破世情,是有點強人所難吧。

另一邊,則報導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一個女學生,在三年多前考進大學,兩個月後卻發現患上骨癌,受盡化療之苦。但因為媽媽曾說,全個家族都是大學生,只得他們三兄妹考不到,所以今次考上了,一定要努力讀書畢業,以報答父母。

畢業典禮定於十一月,她就在等這一天。醫生卻認為,她能挺到十一月的機會甚微。校方決定提早於九月給她送上畢業證書。校長家人到醫院去為她舉行一個獨家的畢業典禮。十七日後,她離世去了。

她最終完成了媽媽的期望……又或者,其實是她自己的願望。她受的苦固然不少,但別人為她做的,難道便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