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給了你什麼?

無意中在 YouTube 看到一套台灣的 documentary,只四集,介紹幾個年輕的登山者,一下子全看了。

那個導演每一集都會問受訪者:「山,給了你什麼?」

受訪者明顯都沒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都要望天想一想。「就喜歡!」其中一位登山者回答。

介紹給朋友看,朋友自然也問我:「山,給了你什麼?」

由於當時已經看了這節目,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所以才有今天這篇小文。

早兩個星期寫到登山時,已經提到過自己當初只是為了拍照,反正自己雙腳總停不下來,老是要到處跑到處走;上山,也只是其中一個目的地而已。

況且,當時上的山,路可能長,可能斜,但對我來說並不辛苦,頂多是熱一點。所以如上次所說,唯一的體會便是,想拍美景便得付出代價。

這幾個月來上的山難度有所增加,許多時候都需要手足並用,涉及一點兒攀爬,也確實有另一番體會。

當走到一座山面前,看見既長且斜的山路,難免有點頹然的感覺。尤其當你已經走過了兩三座山的時候。

在攀爬的部份,雙眼總是望着眼前,尋找可以握手和落腳的位置,每爬了一小段路,才會向上望一下還剩下多少,及提前找出路向,然後繼續低頭苦幹。

874b4ac8-f50a-4733-be19-abc9364a44edaafb470e-96c9-4c3b-9414-223a28b2d6ef

上山,總不會是一段上升接一段下降,而是不停的,上上,落落。有時不禁埋怨,山為什麼不長在一起,我一路上到頂,再下來便是,而卻總是有一連串的上了又落,落了再上。

在途中,如果有能讓你可以看到整個山脈和今次計劃的終點的位置,這時候你多會質疑,是否真的可以行路過去這麼遠的地方?

但當你走到中途或後段回望,又會讚嘆,不明白自己是怎麼從這連綿的山脈,一路走過來的。

6cec623d-2a1d-4744-aa68-fa68084e4a02

又有些時候,你會遇到一些難關,不確定應否走過去,又或者走過去之後是否仍然有路可以繼續前行;但要是退回去,又可能比繼續前行更困難。這時你便要作出抉擇,甚至賭博。

當你登頂,自然會有一些成就感,但亦在同時,代表著你開始要下山。

至於下山,當然仍然是上上落落的。

行山的人都知道,你爬多少上來,便要走多少下去。突然間,爬山好像變得沒有任何意義。難道這麼辛苦的爬上來,就是為了可以走下山嗎?聽來像是典型的自討苦吃,「攞苦嚟辛」。

回到那個節目,裏面提到:

Chasing the angel
Fleeing the demons
Go to the mountains

導演似乎想為此定調,認為「在山上可以得到人世間所難以企及的美好事物,取得一種超越俗世的感覺,但是登山又是一件受苦的事情,會這樣做可能正正因為在山下有更苦的事等待着你。」

這種解讀,似乎把登山貶成了只是登山者一種逃避的手段。

我雖不同意,但也想不到什麼反駁的理由。爬山甚至不像健身,辛苦過後,你至少有肌肉可以秀給別人看。

爬山,除了那曬黑的皮膚,別人可看不出什麼來。

山,到底給了我什麼?我似乎還是答不上來。

或者,根本上它並沒有給我什麼。

那為什麼仍要爬?

就喜歡!

胡思亂想

從小便喜歡胡思亂想,各種有聊無聊的事都可以想上一餐。

中學五、六年級時便有兩個臭味相投的朋友,三人常常在課後走到海邊,學著齊人般聊天空談。天文地理,算命占卜,中醫科學,男歡女愛,無所不談。

記得那時候年已經談到,未來貨幣必然會全面電子化,接著自然是將所有個人資料,包括存款資料,以晶片植入體內。普及化之後每個小孩出生時便順便把晶片植入。

當然現在跟朋友說起,他們大都覺得我「吹水」吹得過了頭,一笑置之,嗤之以鼻。我既沒有記錄做證據,自然也無從,亦不必作辯解。

後來會在大學選修哲學,對一個喜歡胡思亂想的青年人來說,便顯得理所當然。

現在人老了,好奇心雖然仍有,但已不能與小時候相比。可是剩下這一丁點,要是和朋友談論起,仍然十之八九會被誤解,大家多只針對實際例子,而忽略了正在討論的背後原理。當然,我猜原因應該是自己表達能力差,所以實在已經不想再多說,自己想著過過癮便足夠。

上山

多年行山,不管是在香港還是在外地旅遊,主要都是為了拍照。本來便幾乎每天都帶著相機,所以就算上山也帶著,便變得理所當然。

既然是為了拍風景照,自然會選擇天朗氣清的日子出發。

但通常好天氣的日子,紅紅太陽都會高高掛,夏天的話便會份外辛苦。

如果是天陰時節,上到山上又會看不到什麼景色,至於那些空氣污濁的日子,便更加不用說,只能拍到白濛濛的一片。這種日子,我連相機也懶得從袋中拿出來。

但在晴天的時候行山又特別辛苦,背着重典典的相機便更甚了。所以一直以來我都認為,美景是必須以辛苦來換取的。

最近兩個月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便是把早前網上流傳的一個香港 50 最高峰都爬了。雖然大家都知道這個列表不大準確,如何選擇山峰也好像沒有什麼邏輯,但反正是沒事找事作,玩票心情也不必太過認真。

由於上山頻率高了,總不會每次都遇上好天氣,許多時候帶了相機也拍不到什麼景色,只能選擇一些近境拍攝,有幾次遇上大霧,就連近境也拍不出什麼來。

近來開始爬一些比較有點難度的山,背着較大的背包確實增加了難度。不論是鈎到叢林的樹枝,或者是在下坡的時候撞到地面,甚至是在路窄的地方碰到其他行山者,都十分不便,也增加不必要的危險,所以決定買一個跑山用的軟身小背包。這種跑山背包的好處是十分之輕,而且可以放水袋,但要放相機的話便有點困難。最近兩三次上山天氣都不好,便索性不帶相機。

當然也試過儘管天氣不好,但看到一些景色還是希望有相機在手,但拍風景照有時也需要運氣,有準備固然好,但總得作出衡量,考慮這次上山的目的是什麼,客觀環境如何,願意付出怎樣和多大的代價以換取可能出現的景色等等。

就像人生,總需要作出選擇,我既不是小粉紅,自不能老是要「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