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

不久之前最新變種病毒 Omicron 爆發,英國每天新增確診數字都十多二十萬宗,弄得在香港的家人和朋友都十分擔心,紛紛 WhatsApp 問候,叫我小心!小心!小心!

正正就在那幾天,英國贈興宣布將取消法定防疫措施,室內和公共交通站不再需要強制戴口罩,建議商界採取在家工作的建議亦將撤回。即是說,對內而言,一切回復正常。

這可「大檸樂」了,母親大人派遣二皇子飛鴿傳書,下達指令,不能對抗疫有任何鬆懈。朋友也告戒就算法例容許,還是最好繼續戴口罩。我只好唯唯諾諾,說句 OK 知道了。對着母后,更無謂告訴她其實我從五月開始除了進室內之外早已經根據英國法例沒有戴口罩了。

其實人們對待疫情的反應,固然有文化背景的影響,但每個國家政策有別,亦會反過來影響當地人民態度。像在大陸,他們對嚴厲的管控原則上是同意和支持的,只是有時弄得過了頭,每天檢測幾次,感覺有點擾民而已。

台灣對內沒有大陸這麼嚴厲,但對外嚴防死守,對內追蹤隔離,基本原則是相同的。

香港的做法其實和台灣有點相似,但同時又要行大陸那一套,所以某些措施更加嚴厲。香港人不像大陸,很難接受這種強制的措施。

有時會想,如果是十多年前的香港,大陸對香港的影響還沒有現在那麼直接的時候碰上疫情,在防疫問題上的取態會如何呢?會否放棄大陸模式而採取歐美模式?說到底是一個國際城市,枱底應該會選擇和世界接軌,枱面上如何保存大陸顏面便無從想像了。

歐美各國處理手法雖不盡相同,但都只是程度上的分別,主要還是希望所有人民都接種疫苗,然後與病毒共存,和大陸那一套清零政策背道而馳。其實就算像北韓這種封閉國家,也未能避免武肺,任何如大陸這種想把自己放在一個水晶球裏面的做法,似乎都不可行。繼續堅持,只是因為習近平不想丟臉而已。

不過當然,那一天他們想要開關,也總能找到藉口改變立場。改變立場,從來都是共產黨的強項。

十進制

我們對量度單位,會經過長期使用而產生感覺;顯而易見,如果單位並不是自己所熟悉的,那種感覺便會消失。

例如距離,來英後在電腦上用 Google Maps 尋找路線,顯示的單位都會因為地理位置而顯示為英里,每次我都必須把它轉回公里去,才會對距離有感覺。

既然距離沒概念,速度自然也一樣。行車時速 80 公里有多快我大概知道,但 50 英里呢?嗯,我知道,經過換算後,如 80 公里一般快。

香港於 80 年代初開始推行十進制,還記得十進制那個宣傳歌曲嗎?

十進制,好易計,大家一齊唱歌仔。
過新年,造新衫,一米等於三尺三。
盧海鵬,好得閒,上環行到筲箕灣,幾千米路有排行。
煎豬扒,落唊汁,講重量用千克。
一個電話一千克。
你話肥肥幾千克?
嘩,足足有一百千克。
一茶羹,五毫升,一支汽水有一升,唔夠凍,落塊冰。
克升米,夠實際,個個採用十進制。

所以嘛,今天年輕一代都會用厘米來形容高度,但對老一輩而言,還是會對尺寸比較有感覺。5 呎 10 有感,180 則總是差那麼一點點。

高度還好,但如果說的是三圍,不知為什麼我便會完全失去概念,你告訴我 36-24-36 我是可以想像出來的,但如果用厘米的話,就會變得毫無意義。我是完全無法想像 91cm 的胸有多大。那時如果在外地想買褲的時候,如果那店是以厘米作單位的話,我便得拿出計算機來才成。

長度既然用尺寸,面積當然也會用平方呎,儘管年輕一代大都已經使用十進制,但面積卻繼續沿用尺寸,這也連帶影響傢俬的計算。我們都會說幾呎的床,鮮有聽到用米的。香港並不流行平方米,至於日本、台灣用的坪,就更加十里雲霧了。

對於重量,我還是對「磅」比較熟悉,雖然我也可以使用千克,但其實只是內心把它乘以 2.2 而已。

較重的東西我們仍然會用「噸」,但較輕的呢,尤其是食物,我們用「斤両」。

香港用的這個斤,和大陸現在所用的斤不一樣。大陸說的斤其實是公斤,亦即是千克;香港沿用的則仍然是「市斤」,十六両的那個斤。一市斤比一磅多一點,又不到半公斤。你到街市買菜,一斤就是一斤,不要說要買 500 克,菜佬會罵人。但在超級市場卻會用「克」。

說到重量,如果是形容人的話,英國還會用「石」,這個印象中並沒有流傳到香港。

至於容量,安士、品脫這些單位,入油用加侖,我是經歷過,但十進制運動似乎在容量方面十分成功,我幾乎沒有任何印象,「升」是我一向的預設單位。

但在英國,牛奶都仍然用品脫,主要三個包裝,一、二和四品脫,我便把它理解為 500 毫升、1 和 2 升裝好了,剩下多出的當優惠。

英式量度標準已式微,全世界都在用公制,香港華洋雜處,英、公、中都有在用,卻又不是混合使用,而是不同的東西使用不同的標準,本地人習慣了也沒去多想,外地人可能會搞到頭昏腦脹。

a205974a-050f-4519-b081-a4851f6b1af2

出生

這兩年香港人被迫離家出走,英國和台灣是兩個最熱門的地點。

最近有報道,指近日有些港人,在已經到步台灣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才被告知移民申請不獲批准。

紅媒如獲至寶,大肆報道,說台灣出賣了港人,用完即棄,叫民主人士醒醒吧,不要指望別人會真心幫助你們云云。

不過就算是黃絲,看到也難免有些擔心,雖然他們了解人家不是「奉旨」要幫助你,但如果自己考慮出走台灣,會否遇到同樣的情況呢。

其實,移民申請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沒有香港二次回歸這件事,移民多數都是投資和專業移民,門檻並不低。台灣投資移民的要求,相對上已經算是非常「親民」的了。

移民申請會成功,也會失敗,一點都不出奇,今次會報道,只是因為以往移民都是申請批准了才安排出發;現在走難,大部份人都先落地,後申請,一旦不批准,對申請人的影響自然會更大。至於有可能被要求離境,聽上去自然好像被出賣了一樣。

今次報道的兩個個案,一個是曾經在香港政府工作,這個以前當然不是問題,但現在政治環境有變,香港政府就是大陸政府,台灣移民局的決定,也就並不太難理解。

另一個個案申請人是在大陸出生的。不論你身在何處,現在國籍是什麼,只要在大陸出生,要移民台灣的話本來便困難重重,是歷史問題。拒絕申請,一點都不意外。訪問中聽到她說話,廣東話仍然滿滿的鄉音,明顯來港不會太久,又或者是成年了才來的,而且說話立論模式仍然十分大陸,應該算是新香港人。

大陸滲透各國嚴重,台灣更甚,台灣對有大陸背景的人和事,本來便加倍上心,這兩年自然更加敏感了。

有朋友跟我說,在大陸出生不是他的選擇,但現在卻好像是一種原罪似的。在其他地方我不知道,但對於要去台灣,不要說移民,就算只是旅行,確實可算是一個原罪。香港要領入台證,只需要在網上打幾隻字,列印出來便可,實在不能說是一個申請,屬於純粹走過場,但如果是在大陸出生的,情況便不一樣。

不是說在大陸出世便一定是粉紅、特務,我自己以前處理的抗爭案件,裏面有幾個年青人便是在大陸出生的。

但老實說,在大陸出生的,就算來港多年,通常大部份親戚仍在大陸,和大陸的關聯很深,就算心是黃絲,也會選擇沉默,一方面避免親戚朋友之間的矛盾,亦可避免家人受到連累。大陸人在外國 post 了什麼東西,轉眼公安已經打電話給他大陸家人的例子,十分常見。

那個申請被拒的人說:「這是匪夷所思的,難道大陸出生就支持那個政府?…… 我為什麼要承擔這個罪名?」

雖然人家不是要吸納民主鬥士,但既然背景複雜,本來名額便不足以容納所有申請人,安全起見拒絕申請,也不能怪人家。

大鑊

以前收禮物,多數都是文具或者是電器用品,間中也可能會收到服飾領呔之類的禮物。

來英之後,收到的禮物變成了食材、調味料和廚具,可見吾之人生的一大轉變。

一個沒有煮食經驗的人,對廚具自然也毫無認識。我一直只知道有普通的和不黐底的兩種。

但世上有 YouTube 大神,自然會不恥下問,看多了,發覺原來當中也有大學問。

例如剛剛收到一隻日本鐵鑊,外型十分精美,看來也不便宜,幾乎有點不捨得用,便放著了幾天。其實當時自己也沒有鐵鑊個這個概念,只是看見包裝有點令人肅然起敬而已。

e3db6453-ef9b-4c25-97bf-41f51a80b55f

在那幾天裡上網找了一下關於那隻鑊的資料,連帶發現原來新鐵鑊是需要「開鑊」的,用時也要「養鑊」才能做到不黐底和不生銹。

看得多了,漸漸發覺許多人對於鐵鑊,似乎都有種感情,甚至有種優越感,尤其是專業廚師,在他展示自己用了十年養得好的鐵鑊時,語氣都充滿著驕傲和優越感,更奉勸要是嫌麻煩的話,還是去買一隻易潔鑊好了云云。

至於刀,也是有許多斟酌,如何分類,如何用,如何保養,切的,斬的都不同。

感覺有點像玩攝影的人,使用菲林機的,使用單反的,對著使用全自動傻瓜機和手機拍照的人一樣。

也有點像使用鋼筆,一樣要保養,一樣有講究,嫌麻煩的話,還是去買支滾珠筆好了。

幾天後嘗試去開鑊,第一次使用試試煎蛋,便「仆街鳥」!

那個膠鑊鏟竟然溶化了!

ae94e33c-9b2c-42d7-816c-9bca93d8c62a

而這個膠鑊鏟,正正是我初買易潔鑊卻又買了鐵鏟時,朋友叮囑不要用鐵鏟會傷害易潔鑊塗層而添置的。今天使用鐵鑊,結果要反過來使用鐵鏟。

結果還要出去買百潔布把溶化的膠鏟起再開鑊,弄了半天時間 2,000 卡路里能量,十分無奈。感覺像用慣傻瓜機/手機拍照的人,突然間用單反,還要用手動模式,結果拍出來的照片完全不能用。

600ed33c-4c39-406c-9d14-954630723a86

暫時仍在學習階段,看看能否克服這隻鑊。

錯覺

許多人說,在英國外出吃飯貴,所以英國人都喜歡在家裏自己煮。

一般快餐形式的餐廳大約在 6-8 磅的水平,好一點有服務的餐廳也只是人均十多磅左右。

初到步的時候外出買外賣,見到一塊薄餅連汽水套餐只需不要 3 磅,心中換算港幣才 30 元不到,覺得簡直不可思議的便宜。

後來在薄餅店看到一個九吋的薄餅也只是 7 磅,在香港,這個價錢只能買到半個,結果當時一星期至少吃三次薄餅,因為實在太「抵食」了。

在香港,普通餐廳也要百多二百元一餐,吃一個好一點的英式全日早餐,就已經要百多元了。

當然,在香港同時亦有許多其他平價的選擇,例如粉面店,三四十元一碗牛腩麵,再加個十多元的油菜, 五十元可以落樓。

在英國勉強可以比較的便是在一開始所說那種買件裝薄餅的麵包店了。感覺比較貴,可能原因便是在這裡沒有粉麵店、茶餐廳之類對等的選擇。

至於高級的餐廳,就算三星餐廳也只是 200 磅左右,最貴的 400-500 磅,和香港也差不多,甚至便宜一點。

那為什麼所有人,包括英國人,都會覺得外出吃飯貴?而差不多的甚至更高價錢的香港,香港人卻沒有說外出吃飯貴。

我覺得不是因為英國收入比較低,而是因為這裡的食材實在太便宜,相互比較下,很自然便會覺得十磅一份燒雞非常昂貴;因為這個價錢,可以買兩三隻雞回家了。

反而在香港,據說煮一餐飯的成本,並不比外出吃平便宜,很多時候甚至更貴。自己煮,只是圖個健康而已。煮一餐,花上時間心機和金錢,一家人還好一點,一兩個人的小家庭,便會變得很不化算。這個情況在台灣應該更加明顯,因為在台灣外出吃飯實在太便宜。

有人說,你覺得貴只是因為未習慣英鎊價格,過一點時間便會適應。不是的,我知道那個感覺,當年留學的時候,澳洲的東西直接兌換確實比香港貴很多,後來確是習慣了,不再不停兌換,自然也沒有繼續覺得物價高。

現在花錢,反而是望着英鎊覺得貴,但兌換港幣便會覺得很便宜。許多時候要去買一件東西,都要先把它轉到港幣去,才能下手。

又有說我是因為還沒有收入,花錢比較謹慎,找到工作之後便會回復正常,原來這也不是原因。像近日有一本想買的書,才 7 磅,結果考慮了幾個星期都沒有買,反而另外一本中文書,台幣 400 多,差不多 12 磅,想也不想便買了;另外買了一個任天堂遊戲,港幣 489 元,也是沒有多想的,但如果要我 40 多磅這個天價去買一個遊戲的話,肯定不可能。

又如外出吃飯,吃一頓 10 磅的有點心痛,但港幣 1000 元一餐的(不是 100 元,沒有打錯),卻又覺得可以接受,甚至薄餅也少吃了,因為超級市場冷藏的,兩磅不到,卻又不錯,叫我繼續吃 7 磅的,已經有些為難。

我現在仍然不明白為什麼有這種反向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