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這個星期一直都想不到題材,碰巧與朋友聊天時說到我讀大學時候打工開的士,他的反應很奇怪,覺得我不是去讀書嗎,怎麼變成打工了。
我聽到也感到奇怪,便說讀書的時候課後打工啊。
然後他便說,原來我也是吃過苦。
吃過苦?我瞬間明白,在他眼中,上學是上學,打工是打工,工作只是完成學業後的事。求學時期去打工,已經是一種吃苦了。
這位朋友不是小孩子,也已經有二十多歲了,原來兼讀生這概念,是一個古老遺物。
經濟發展、晚婚和只生一個孩子應該都是原因。
但至少在台灣兼讀仍然十分流行,許多學生都在一邊上課一邊打工賺零用錢。
高中時期也流行做暑期工,一年中有兩個來月靠自己雙手賺錢,也是一種很好的人生段練。
至少個人覺得比去什麼遊學團更有意義。
今時今日物質豐富了,父母有能力去花錢「栽培」孩子學習各種技能。但讓孩子去打工,體驗一下社會實況,明白一下凡事得靠自己,可能令他得益更多。
打工是認清社會最快的方式之一!小孩子一定要去打工的啦!
真的!現在的小朋友學得一身武功技能,卻就是不會與人相處也不𢤦自處,心理脆弱
真的会尊重您了,不只是说说而已。
不,这事真的没什么值得特别尊重
人生阅历丰富,还是很棒
确实很棒哈哈
笔芯
了解越来越多了
哈!認同比遊學團更有意義,我那時就是去當sales , 賣衫,賣波鞋,的確人生態度也改變了,(因為見人多了)
我做過紙廠,麥當勞,淸潔工,洗碗,保安等
那麼多,那容許我化身九十後,像你朋友說「原來你捱過「苦」的」當然,那苦像一杯香醇咖啡,甘苦也是人生那刻的甘露,豐富了其價值。
我沒有當那麼多行業,在三越做temp sales, 每天總有一串大叔師奶團着我買野,因為我年輕時也幾cute, 而且有service , 態度好。一日數等如人家三日。兩個月後,經理已經想留住我了。
都是一些暑期工或兼職而已,呀,還有外賣仔送中餐,哈哈。只是的士司機當多時間一點,做了差不多兩年,白天上科晚上開車。
夠精神?
我唔駛瞓嘅習慣可能就係嗰陣時形成
我以前也是不用睡的,可是一老了我就非常渴睡,現在不認老也不行,好快冇電
未老先衰呀你
兩者皆是,又老又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