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時候,我們都要穿校服。
有人可能會覺得校服古板,甚至老土。亦有些人會認為這是倒模教育的一種呈現方式,將每個學生都弄到一個樣子。
校服,雖然整套衣服都是一樣的,但說是倒模,卻有點言重了。
至少這個安排讓學生不用煩惱每天穿什麼衣服上課。
更重要的是,校服避免了同學之間借衣著的競爭炫富,或讓某些同學相形自卑。
可惜制度是死人是生的,總有應付的辦法。
多數學校只會指定鞋襪的顏色,而不會如對校服般指定式樣,靈活機智的學生便可在這裡下功夫了。
襪子穿有品牌的,襪子兩旁顯示牌子標識,讓同學一看便知道,這不是普通白襪子,而是名牌。
鞋子比較難,因為牌子頂多在鞋底,小孩子識見多不足以單憑鞋子外形便知道是貴貨色。所以外形必須特別才不會做媚眼給瞎子看。
我以前的學校規定鞋子必須是棕色的,在我那個遠古時代,有兩個牌子可達到這個目的:Clarks 和 Diadora。所以印象中當時班上各有兩雙。
車實上,這兩雙都不合規格。Diadora 不是皮鞋,Clarks 不是棕色。
無論如何,這還只是低層次的比拼。
你用英雄牌 10 元一枝的墨水筆,他用百多元的派克;下課你坐公車,他的司機則開著寶馬來接他,學校也管不了。
至於到了年度籌款活動的時候,校方或多或少也間接直接鼓勵炫富。反正,富學生自會回家要父母寫個高的捐款數字上去,以拿到校方奬勵,把其他富學生壓下去。至於其他同學是怪自己父母窮,還是笑富同學傻,就得看個人修為了。
更係大把位名牌啦, Dr Martin , bold 袋 polo 袋 ⋯ 女校麻
係呀,所以有啲學校連鞋都定埋